_0
_1
_2

4月23日,在东北赛区分区赛小组赛最后一轮北体大VS东北大学的赛后,CUBA联赛官微现场采访到了被广泛关注与念叨的北体大球员闵伟凡。

坦率地说,采访过程中,如果不是知道他的家庭背景,你根本无法把闵伟凡与“星二代”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,飞扬跋扈的“星二代”坑爹的故事,我们都了解的不少,但闵伟凡在问答与沟通交流中所展现出来的谦逊与低调,似乎与我们想象中的自信或者说的更直白点——嚣张很不相符。

父亲是闵伟凡绕不开的一个话题。北体大今年第一次参加分区赛,他们受人关注,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各类新闻标题上醒目的“闵鹿蕾”三个字。闵伟凡在面对这一切时,是什么心情?他是否会有压力?

“会有压力,现在打CUBA还好些”,闵伟凡在昨天的赛后一边整理装备,一边跟我们对比起他从前和现在的比赛心态,“现在打CUBA会好一些,大三那年打大超时会特别想表现出自己的水平。那时候因为腰伤从青年队退下来,大一、大二又在养伤,大三才打比赛,就特别想打好,因为重视嘛,外界又可能知道我的家庭背景,自然会有压力。现在的话,我是队里面年龄最大的,更多的是起到老队员的带头作用吧。”

北京基层赛第三名,第一年打分区赛以锻炼为目标

北京体育大学今年是以北京赛区第三名的身份入围的分区赛,在高校扎堆的北京,能以仅次于北大、清华的成绩进军分区赛,这对CUBA新军北体大来说,已属不易。

而分区赛目前为止2胜1负的成绩,又增加了外界对他们本届分区赛最终成绩的预期。北体大最终会进入全国24强赛吗?他们来分区赛前的目标又是什么?

闵伟凡在面对我们的提问时,十分平静地说道:“小组赛我们主要是为了适应分区赛这个节奏,适应各队的风格,调整我们自己的状态。目标的话,因为今年是我们第一年参赛,教练、校领导方面也没有给我们压力,主要是锻炼队伍吧,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作风、水平展现出来就可以。”

“有没有想过球队如果早几年能打分区赛或者自己现在年轻几岁的话,球队会是一个什么水平?”官微记者问道。

“其实前几年虽然我们没有打CUBA,但是大家也一直保持着训练,训练就是为了比赛嘛,早几年参加的话,我相信我们的水平会比现在更高一些。”

年轻球员来CUBA是个大趋势

闵伟凡曾经是北京首钢青年队的一员,但是因为腰伤,他无法继续常年每天6、7个小时的训练,后来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学习,打大学生篮球联赛,是他另一种完成梦想的选择。

在昨天对阵东北大学的比赛里,北体大老将闵伟凡替补出战16分52秒,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,他贡献了12分5篮板2助攻的不俗表现。闵伟凡在场上淡定从容的表现,特别是他从小练就的投篮技术,手起刀落的三分球,令人印象深刻。

“现在在队里主要是起一个带头的作用吧,用自己对篮球的态度,去感染、调动其他队员吧。”在谈及自己在队中的作用时,闵伟凡这样回答道。

在经历过职业队与CUBA的双重历练后,闵伟凡也对这两个篮球人才选拔系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,“CUBA更多是以学生球员为主,青年队是专业队,训练时间更长一些,对抗强度、整体实力会更高一些,CUBA球队整体水平没有青年队高,但是CUBA也有顶级强队,像北大、清华,他们跟青年队的水平差不了太多。”

而在对未来篮球人才的流向问题分析上,拥有绝对发言权的闵伟凡表示:“以后更多年轻球员来到CUBA是一个趋势,因为每年青年队向顶级联赛输送的人才是有限的,况且除了练球,文化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有非常大的作用,大学里的这种体教结合的模式,相信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球员走上CUBA这个舞台。”

CEO闵伟凡,退役后会继续与篮球为伴

这是闵伟凡的第一届CUBA分区赛,但或许如戏剧性的电影台词一样,因为年龄以及曾经打过大超的关系,这也是闵伟凡的最后一届分区赛了。

今年研二,马上就要在CUBA赛场上面临退役的闵伟凡,未来将会去往何方?他会从事什么职业?他的名字还会跟篮球联系在一起吗?

谈到未来去向的问题,我们又不得不提起闵伟凡的父亲——闵鹿蕾指导。事实上几年前,父子俩就在北京开办了一个颇有名气的篮球训练营,为社会上的广大青少年儿童提供专业的篮球培训,尽管挂着父亲的名字,但训练营的实际负责人是儿子闵伟凡。

闵伟凡在采访中告诉我们,几年口碑传播、人脉积攒下来,现在以他父亲名义办的篮球训练营在北京已经有15个校区、1500左右的学员数量了。

“所以在结束了CUBA生涯后,你未来会从事篮球相关的工作吗?会继续把训练营的办下去吗?”官微记者提问道。

“嗯,会的。实现理想的方式有很多种,虽然因为伤病我没法打职业了,但我在北体大学习的就是体育运动训练,未来,我希望能把我的篮球经验继续传授给更多的青少年吧。”

顶着父亲的大名,行事却谦逊低调,有着专业队球员的实力,却深知自己现在的使命是传帮带,青出于蓝会胜于蓝吗?现在恐怕还是闵鹿蕾这个名字更响亮吧!但谁敢说十年、二十年后,闵伟凡这个名字的影响力不会超过他老爸呢?